首页 天医宗 天医宗:三伏天—伏!

天医宗:三伏天—伏!

突然注意到三伏天的说法,古人为啥把这炎热的天气叫三伏天呢,于是,百度了一下,看到下面的说法。 “ 三伏天的由来: 三伏天的由来说法据说历史相当久远,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

突然注意到三伏天的说法,古人为啥把这炎热的天气叫三伏天呢,于是,百度了一下,看到下面的说法。

三伏天的由来

三伏天的由来说法据说历史相当久远,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古代伏天时跟其他节令一样,民间传承着很多食俗: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蛋。

三伏天的由来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十天,有时是二十天,而“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

 

上面一个,“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应该是三伏天的真正含义,因为这是最炎热的季节,这个时候,若是出去,很容易中暑的。古代人叫这个时候为三伏天,就是告诫众人,这个时候,要隐伏起来躲避炎热的天气,不能再外出了。

下面一个五行生克说金伏藏的说法,就太过牵强附会了,首先,庚,金太过,这是描述土壤特性的,它任何时候都在土壤里,属于伏藏的,并非到盛夏才伏藏,其次,炎热的天气属于六气,而庚对应金太过属于五运,它两者就不是一个性质的东西,并不适合五行生克的用法。至于古人用庚来规定三伏,真正的原因应该是:庚,金太过,它是夏天少阳相火的控制卦,能控制炎热。它提示的是:夏天太热了,要隐伏,最好是隐伏到地下,利用金太过的特性,来驱赶炎热。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夏天太热了,在庚日,赶紧隐伏到地下,庚能控制相火,这时候的地下肯定凉快,可避开炎热的影响。——过去人屋子里都是泥土地,应该就是叫人庚日直接趴在屋子里的地上,取泥土里金太过的气息来驱除外界的炎热对身体的影响。

总而言之,三伏天,“伏”,才是正道——什么三伏天出去晒啥的,我是完全无法理解的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天医宗):三伏天—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穴位大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xueweidaquan.com/2765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