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安胎止崩,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取火存火冰台放光明
艾草又被称为“医草”,今天最为人熟知的用途,是制成艾线作为艾灸治疗时的燃烧材料,可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日救逆。但其实在古代,艾绒原本就是作取火和保存火种之用的,艾草的另一个名字——“冰台”,就来源于取火的方式,晋代张华《博物志》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于后承其影则得火”,这说明中国人早就知道用冰块做凸透镜聚光取火的方法,艾草才有了这个冰火两重天的别称。而艾草后来之所以被用来入药和辟邪,则有传说是因为某地屡遭瘟疫,人们以为是妖魔邪气来侵,却发现有些人家始终平安无事,仔细观察发现这些都是专门负责保管火种和制作储藏艾绒的人家,家中晾晒和保存着大量艾草,后来终于确定艾草确有防治疾病之效,也就把它当成了辟邪的道具。
辟邪防灾艾草寄情义
关于艾草辟邪的另一种传说,则出于灾难战乱中的温情义举,大体是说某大佬杀来,有说神仙降灾有说黄果起兵,也有说燕王扫北等,总之当地即将遭遇大劫,百姓纷纷逃难。一妇人背负一大孩,手牵一小孩,被拦下来询问何故背大孩牵小孩,妇人说小孩是亲生,大孩则是思人之子,虽在逃难,也要先照顾好。大佬受了感动,就告诉妇人回家用艾草和蒲插在门口,可保平安。妇人回家,把这消息告诉了所有人于是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上了艾草菖蒲,果然平安度过。从此插艾草和葛蒲就成为端午节的重要习俗。
其实艾草在农耕时代之前就已走入人们生活,不是作物,胜似作物,《诗经·王风·采葛》有“彼采艾今,一日不见,如三岁今”之句,用来形容爱情缠绵,同时也暗示三年之艾的可贵,《孟子》里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可见人们对艾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