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我们这次课开始正式讲经络穴位。我们从胆经开始讲起。
为什么经络书上一般是从肺经开始讲,我这里却从胆经开始讲呢?因为一年有十二个月份,通常意义上的一年的开始从正月开始。正月是寅月,寅对应胆,所以我们这里讲课就从胆经开始讲。
胆经的全称叫做足少阳胆经。
这个经络的名字是有点含义的。这里的“足”,指经络经过腿脚部。相对应的,比如:手少阳三焦经,指的是经络经过手以及手臂部。“胆经”就是指这条经络是经过胆这个脏腑的主要经络。
这里有个“少阳”的概念。为什么叫“少阳”呢?“少阳”是五运六气的名词。初学者很难理解“少阳”的含义的。大家简要的设想一下:少阳,就是炎热的夏天的火气。少阳,相当于最强烈的阳光。少,就是最强烈的意思。´少阳´描述了胆经里运行的经气的特征。
各个经络里运行的经气各有特征,象胆经里运行的就是犹如最炎热的夏天的火气,所以叫足少阳胆经。足,描述了经络循行部位;少阳,描述了经络中经气的特征;胆,描述了经络经过的脏腑。这样一来大家看名字大致就能想象经络的特征了。
大家可以准备一本《针灸大成》,我们讲课以《针灸大成》为底本。胆经的具体的循行位置从哪里到哪里?是什么呢?
《针灸大成》:“脉起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目锐眦下大迎,合手少阳,抵雜。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冲,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循歧骨内出其端,还贯入爪甲,出三毛。多气少血,子时气血注此。”
“脉起目锐眦”,足少阳胆经这个经脉,是从眼睛边上开始。就好比黄河从哪个源头开始的意思。
起于目外眦,上头角,下耳后再返折上行到额,沿颈旁,行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再向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向下进入锁骨上窝。
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达目外眦后方。
外眦部支脉,从目外眦处分出,下走大迎,会合手少阳三焦经到达目眶下,下行经颊车,于颈部向下会合前脉于锁骨上窝,然后向下进入胸中,通过横膈,联络肝,属于胆,沿着胁肋内,出于少腹两侧腹股沟动脉部,绕阴部毛际,横行进入髋关节部。
缺盆部直行脉,从缺盆下行腋下,沿胸侧,经过季胁,下行会合前脉于髋关节部,再向下沿着大腿外侧,出膝外侧,下行经腓骨前面,直下到达腓骨下段,下出外踝前面,沿足背部,进入第4趾外侧端。
足背部支脉,从足背部分出,沿第1. 2跖骨之间,出于大趾端,穿过趾端,回过来到趾甲后的毫毛部。
《灵枢·经脉》: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足少阳络脉,名光明。在距离外踝上5寸处分出,走向足厥阴经脉,向下联络足背。
实证,见足背厥冷;虚证,见下肢软弱无力、跛行或扑倒,不能起立。可取足少阳络穴治疗。
《灵枢·经别》: 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颌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
足少阳经别,从足少阳胆经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入外阴部,同足厥阴经别会合;分支进入浮肋之间。沿着胸腔里,归属于胆,散布于心脏,贯心中,夹着食道与咽,浅出于颐颌,散布在面部,联系眼后的目系,当目外眦部与足少阳经脉会合。
胆经在脚上,脚有两只,所以,胆经是对称的,书上只讲一条,但实际经络都是双侧的。
足少阳胆经上总共有八十八个穴位,由于经络对称,所以穴位也是成对的,实际上是44对。
古人把胆经的穴位编成了歌诀,以利于记忆。
足少阳胆经穴位歌诀:
少阳足经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
听会上关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翘,
率谷天冲浮白次,窍阴完骨本神邀,
阳白临泣目窗辟,正营承灵脑空摇,
风池肩井渊液部,辄筋日月京门标,
带脉五枢维道续,居髎环跳风市招,
中渎阳关阳陵穴,阳交外丘光明宵,
阳辅悬钟丘墟外,足临泣地五侠溪,
第四指端窍阴毕(左右八十八穴)。
足少阳胆经有四十四对穴位,首先是瞳子髎,然后是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这样把胆经的穴位,依此的排列出来。这个歌诀,看看就好,有兴趣的当然也可以背诵一下。不过,穴位的使用,单纯背诵未必有用,重要的是懂得道理,然后多多使用,熟能生巧。
现在我们知道了:足少阳胆经的循行路线、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接下来要讲的是:穴位的功效。
大家在书上看到的穴位的功效类似这样的,“瞳子髎,主目痒,翳膜白,青盲无见,远视佴佴,赤痛泪出多眵覩,内眦痒,头痛,喉闭。”大家看到的,传统中医都是这种穴位功效罗列,看不到这些穴位与功效间的本质的联系,所以使用的时候,只能片面的背诵记忆。我们的课程不是如此的。我们将试图从各种理论的角度来论证穴位与功效间的本质的联系,这样,以后遇到问题,将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推导与选穴。
穴位功效应该怎么看呢?需要简单的了解一下天干地支。前面讲了一年有十二个月,这十二个月可以用十二个天干地支表示,尤其地支是恒定不变的,比如阴历十一月是子,挨着排下去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月对应一个地支。
十二地支,十二正经,都是十二个,它们有没有关联呢?
自然界的一切都包含在一年又一年当中,包含在十二地支当中。人体刚好是十二正经,都是十二,它们是有关联的。比如说,寅,它对应胆,自然也对应足少阳胆经,所以,足少阳胆经准确的特性,可以用寅来表示。这个认识超级关键。
寅,有什么功效呢?寅的功效就是足少阳胆经整条经络的功效,以及它的穴位的基础功效。
在《易经》里,寅对应离火,离为日。也就是说:寅,好比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只有阳光的照耀,植物、万物才能生长。这其实意味着:只有阳光的照耀,万物跟外界的通路才打开;外界的所谓养分之类,才能够进入到万物之中去。如果没有阳光,这些万物跟外界的通路,是打不开的。
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人体内万物的生长,同样靠太阳。这就注定了:胆经的穴位,具有促进各脏腑生长发育或者跟外界联系的功效。
足少阳胆经对应寅。
寅月的星空有昴宿和毕宿。昴是日加卯,阳光照耀在胃上,那么,胃才能够接受外界的食物。毕是比加十,这是水,所以人体水液的运行是胆经管的。
胆经如太阳,它管着各个脏腑的生长发育;
胆经对应寅,寅月的星空有昴宿和毕宿。昴宿,管食物进入人体,然后进入到胃;毕宿,管水液的代谢如小便、浮肿。
讲个例子。
以前我的小孩和一个侄子,两个小孩玩水,脚踩在冰凉的水里,半夜呕吐。我取了紫宫穴,这是胆的先天穴位,随治随好,一下子就治好了。这个例子很典型,一个是:脚踩在冰凉的水里,水气侵犯了人。寅月的星空有毕宿,专管水流的运行。它侵犯了人,要给它运行走,所以取寅;而呕吐,它其实是胃无法接纳进入胃里的食物,从而返逆上来,胃能接纳食物,取决于卯,只有阳光才可以打开通道叫它进去,昴宿,取寅。无论原因还是症状,看来都要取寅。所以,取寅的先天穴位紫宫穴,一下子就治好了。
对于足少胆经的循行,胆经的穴位在哪里,不用过多的关注,大概了解一下即可,用到的时候去查书。主要的要知道足少阳胆经对应寅,寅对应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寅有昴宿,管胃里食物的进入,寅有毕宿,管人体水流的代谢。如果掌握了以上含义,足少阳胆经的功能,以及其穴位的基本功能,也就清楚了,或者说至少知道了大概。
任何经络其上面的穴位分布,是有规律的。
什么规律呢?经络上的穴位分布,也遵从十二地支的顺序。这是大家从别的书上查不到的,是我们这里独有的。
比如胆经的穴位:
瞳子髎 听会 上关 颔厌 悬颅 悬厘 曲鬓 率谷 天冲,浮白窍阴 完骨 本神 阳白 临泣 目窗 正营 承灵,脑空 风池 肩井 渊液 辄筋 日月 京门 带脉 五枢,维道 居髎 环跳 风市 中渎 阳关 阳陵泉 阳交 外丘,光明阳辅 悬钟 丘墟 足临泣 地五会 侠溪 足窍阴。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瞳子髎
听会
上关
颔厌
悬颅
悬厘
曲鬓
率谷
天冲
浮白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窍阴
完骨
本神
阳白
临泣
目窗
正营
承灵
脑空
风池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肩井
渊液
辄筋
日月
京门
带脉
五枢
维道
居髎
环跳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风市
中渎
阳关
阳陵泉
阳交
外丘
光明
阳辅
悬钟
丘墟
丑
寅
卯
辰
足临泣
地五会
侠溪
足窍阴
足窍阴穴是井穴,所有的井穴都对应辰。
由于足窍阴是胆经终点,所以足窍阴是辰,侠溪就是卯,地五会就是寅—。
每个穴位对应一个地支,这是穴位功能核心所在。
时间医学—–足少阳胆经
人体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我们这次课开始正式讲经络穴位。我们从胆经开始讲起。为什么经络书上一般是从肺经开始讲,我这里却从胆经开始讲呢?因为一年有十二个月份,通常意义上的一年的开始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穴位大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xueweidaquan.com/26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