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肺经/清肺经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下图,清200~400次。
二、清天河水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上图。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三、开天门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穴位:天门(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四、揉太阳
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
附加:
1、小儿风寒感冒的穴位按摩
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
常用手法:
①重推三关穴500次。
②揉外劳宫100次。
穴位:外劳宫(外劳)位置: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揉50~100次。
③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肩井,约捏拿5~10次。
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门50次,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穴位:二扇门 位置:在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
主治:惊风,昏厥,身热无汗。
操作:用两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100~300次。
2、小儿风热感冒的穴位按摩
症见发热重,微恶风或恶寒,咽痛,口干,有汗,面赤,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舌边尖红,苔薄黄。
1)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00次。
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清200~4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上图。约推100~500次。
2)按揉大椎穴1~3分钟。
位置: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
操作:以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与食、中、无名等指作对称用力,捏挤大椎。按揉约100-300次,捏挤10~15次。
3)以掌横擦骶尾部,以透热为度。
4)拿肩井3~5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肩井,约捏拿5~10次。
5)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丰隆穴各1分钟,推小横纹100次,推膻中100次。
穴位:天突
位置:胸骨上窝正中。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恶心,呕吐等。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揉。约15~30次。
穴位:丰隆
位置: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
主治:痰多,气喘,胸闷等。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1~3分钟。
穴位:小横纹
位置:在掌面小指根下掌纹尺侧头。
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等。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见上图。约揉100~300次。
穴位:膻中
位置: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主治:胸闷,咳喘、吐逆,心悸等。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100次。
6)高热惊厥者,加清肺经300次,清心经300次,推涌泉200次,清天河水500次。
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下图,清100~300次。
穴位:涌泉
位置: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
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
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称推涌泉。见右图,推100~500次。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称揉涌泉,见左图。揉30~50次。
3、小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穴位按摩
1)食欲不振者,加揉板门100次,摩中脘3分钟,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穴位:板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部。
主治: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积滞,阻泻,腹胀等。
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鱼际中点按揉,约揉200~400次。
穴位:中脘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操作:
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穴位: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主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泄泻,便秘,四肢无力等。
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约1~3分钟。
随证加减
2)如流鼻涕、咽痛等症状重者,常用手法加
①点揉风池穴1分钟。
穴位:虎口(合谷)
位置:拇、食两指之间凹陷中,第2掌骨之中点边缘处。
操作:用拇指按揉或拇、食二指对称拿之。约拿3~5次,揉100~300次。
③多揉太阳穴。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
3)如高热者,常用手法加
①清天河水300次,清肺经300次。②直推脊柱5~10次。
穴位:脊柱 位置: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线。
主治:脱肛,便秘,泄泻等。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称推脊柱,约推100~300次。
③搓擦涌泉300次。
4、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100次,推三关100次。
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下图。约推100~300次。
穴位:三关
位置:在前臂桡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条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100~300次。
按揉中脘、足三里穴各1分钟。
穴位:中脘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操作:
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本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若侵权,妥善删除。
关注“穴位大全” 快速查询准确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