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生病的智慧2》这本书里,我介绍过鱼刺卡喉的治法:剥两瓣生大蒜,顶端切去少许,塞鼻孔,塞紧,闭嘴,极短时间内不能呼吸,这样大蒜的浓烈的气息就会一下子冲入喉咙,软化鱼刺,去除鱼刺。随即拔掉鼻孔的大蒜,恢复呼吸。
这方法效果不错,但操作不是很容易。要是塞的不紧,就没什么效果;且大蒜辛辣,弄得不好,鼻子被辣的起泡。
这方法是在《理瀹骈文》里看到的。其原理是:鱼刺,属于坎水;大蒜,属于相火。相火—-坎水,是一对。相火会本能的去往坎水处,就仿佛火让冰溶,于是,让鱼刺软化排出。
民间流传喝醋治鱼刺的方法,道理跟上述大蒜塞鼻孔一样,只是醋的火气比大蒜差远了,所以,效果没大蒜塞鼻孔好。
看个例子:
过年去看望一个不常走动的亲戚,正好碰到一个人鱼刺卡吼。某人说:赶快吃块馒头,压下去;某人说:不能,万一鱼刺很大,不安全;某人说:快点喝醋;某人说:用镊子夹出来;某人说……一时间,大家纷纷献计。当然,我也给了建议,那就是蒜瓣塞鼻子。或许是这个办法极少听说,或者是很离奇,反正她们不怎么相信,就是不采用。最后,这个人折腾半天也没有把那个鱼刺弄出来,还是很难受,有人建议送医院急诊室,夹出来;另一个学医的姐说,她那样的情况,估计还得打麻药……,又折腾了好一会,还是没有好。我坐不住了,你们不给弄蒜瓣,我自己寻找,最后弄了两个大小适中的,强行让那个人塞进鼻孔,过了一会,她说感觉没有了,又回到了饭桌继续吃饭。
后来看《本草纲目》,见到陈皮治鱼刺。取陈皮,在嘴巴里慢慢咀嚼,让陈皮水顺喉咙口慢慢流下。
陈皮,黑色,有坤土成分;咀嚼,唾液混入其中,有坎水成分;于是,咀嚼陈皮得到的陈皮水,对应水地比。水地比负责运输、转运,经过鱼刺,把鱼刺运走。也很有道理。于是,向大家推荐。效果也相当不错,比如下面这个反馈:
“陈皮化刺效果真好!中午吃鱼喉咙卡了刺,本想咽饭吞下,可是卡在喉咙口,有些恶心,下午回家拿几片陈皮嚼嚼吃下,刺就神奇般的消失了。”
这陈皮治鱼刺的方法,实践起来,比鼻孔塞大蒜要容易许多。
跟大家讨论鱼刺,有人还提供了民间的一些堪称神奇的治法:
“以前我妹吃鱼卡了我奶奶就拿个大鱼刺直接夹我妹耳朵上不让我妹说话就是别说卡的事一会鱼刺就自己下去了”
“清人陈昙说他表兄潘伯临教过一个治鱼刺的方法:“鱼骨哽者,将桌上盘碗略一旋转,鱼骨即下。试以传人,亦验。””
“一个碗,装满了水十字交叉放上两个筷子,一手固定筷子,一手旋转碗,四格水喝完,鱼刺下去了”
看着治鱼刺的方法挺多了吧,然而,今天(10月6日),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被鱼刺卡了,我才发现,方法永远不嫌弃多。
这么点大的孩子,大蒜塞鼻孔,难的;咀嚼陈皮,不配合的;大鱼刺夹耳朵上,不让说话——不让说话是做不到的;旋转桌上盘碗,这鱼是烤的,没上桌子就弄个小碗端着吃玩去了,没桌上盘碗;固定筷子旋转喝水,孩子哪听我的——
琢磨我知道的治鱼刺方法,对于四五岁的小姑娘,竟然无一适用的。没奈何,只能开动脑筋,重新找方法。
鱼刺卡喉,本质上,是鱼刺未按照规矩下行入胃,而是侵占了喉咙的领地——一切不按规矩各行其道的,比如,头歪、痔疮突出、胃下垂、眼睛斜、趾甲长入了肌肉内等,从根本上说,都是对应酉的督脉上的至阳穴、灵台穴控制力量不够以及对应戌的膈俞、督俞的守卫与纠错的能力不够。
于是,取了两张大的桂圆精华贴,一张直接贴喉咙的外面,一张贴于至阳灵台督俞膈俞(几岁的小孩,一大张贴就全部包含了上述穴位)。
至阳穴,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灵台穴,在脊柱区,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督俞穴,在脊柱区,第6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膈俞穴,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找两肩胛骨下面的尖点。这两尖点之间,连一条直线段。这直线段与后正中线有个交点,这交点就是第7胸椎棘突。——注意这个标志,找到这个,上述穴位就非常容易找。
贴后大约半小时,孩子欢天喜地的告诉我,鱼刺下去了。——果然效果很好。
这方法使用的是穴位贴——如果手头没有穴位贴,那么,就直接给孩子在至阳灵台督俞膈俞处多多按摩,临时增强一下这些穴位的气息,理论上也有不错效果。
今天有两个小小的孩子吃鱼,一个被鱼刺卡着,另一个就很好。这情况,其实并非偶然。有的孩子就是很会挑鱼刺,有的孩子就是容易被卡着的。我自己年轻的时候,有几年,吃鱼,怎么吃都不会卡着,另几年,只要一吃鱼就被卡,这显然说明:吃鱼是否卡鱼刺,跟体质相关的。理论上,这也是与至阳灵台督俞膈俞的穴位是否气足有关系——气足,就不会被鱼刺卡;气不足,就容易被鱼刺卡。因此,倘若容易被鱼刺卡,平时就要多按摩这几个穴位或者在这几个穴位贴桂圆精华贴(药材选用生晒参片或者粉);倘若已经被鱼刺卡,也需要处理这几个穴位善后,纠正一下体质,不仅防止下次被卡,而且有许多其它好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