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骨穴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现代常用于治疗肌肉疲劳、肝炎、胆囊炎、糖尿病、高热等。配足三里、三阴交主治消渴:配太冲、阳陵泉主治黄疸。
腕骨(Wàngǔ)
【所属经络】
【国际代码】
SI4
【特定穴】
腕骨穴位置图
【定位】
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腕骨穴位描述
在手掌尺侧,第5掌骨基底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共2穴(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1穴)。
【取穴法】
微握拳,掌心向胸。由后溪(参见“后溪”)向腕部推,可摸到两块骨头(第5掌骨基底与三角骨),在两骨的结合部、掌背面交界处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指挛腕痛,头项强痛;②目翳;③黄疸;④热病,疟疾。
腕骨穴位的作用
①指挛腕痛,头项强痛:②目翳:③黄疸:④热病,疟疾。 现代常用于治疗肌肉疲劳、肝炎、胆囊炎、糖尿病、高热等。配足三里、三阴交主治消渴:配太冲、阳陵泉主治黄疸、胁痛、胆囊炎。
适宜疗法:
1、按摩,拇指点按被按摩者腕骨穴约1分钟,直到感觉酸胀为止。左右手交替进行。
2、艾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悬于该穴位上方2厘米处,灸5—10分钟。。
特别提示:
1、腕骨穴是手太阳小肠的原穴,小肠主液,凡是津液失调或津液运行失常导致的疾病,求之于腕骨穴,均能获效。津液蕴于体内,日久化热,湿热交蒸,熏于皮肤,表现为皮肤发黄,中医称之为“黄疸”。津液亏耗,不能上达头部润泽眼睛,导致看东西时犹如翳膜覆盖眼球;或者风寒之邪闭塞皮肤表面的毛孔,使体内之热不能发出,进而出现热病汗不出的津液失调等,都是腕骨穴的治疗范围。
2、刺激腕骨穴,治疗五指疼痛。本穴具有祛风舒筋、活络止痛之功,主治项强、指挛臂痛、颈项颔肿、惊风等。
3、本穴为手太阳小肠经原穴,具有清热祛湿、利湿退黄之功,主治黄疸、胁痛、热病汗不出等。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20-30分钟;温度:38-45℃;
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
艾炷灸时间:3-5壮。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肌肉疲劳、肝炎、胆囊炎、糖尿病、高热等。配足三里、三阴交主治消渴;配太冲、阳陵泉主治黄疸、胁痛、胆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