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季养生 惊蛰养生之精神调摄

惊蛰养生之精神调摄

遇事须戒怒 春天,大自然生机勃发、蛰虫苏醒,一派欣欣向荣,真可谓“天地俱生”,具体到人,亦应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做到心胸开阔,精神愉快,而要精神愉快…

遇事须戒怒

春天,大自然生机勃发、蛰虫苏醒,一派欣欣向荣,真可谓“天地俱生”,具体到人,亦应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做到心胸开阔,精神愉快,而要精神愉快,必须遇事戒怒。“怒”是历代养生家最忌讳的一种情绪,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在《老老恒言·戒怒》篇中这样说:“人借气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因为怒不仅伤肝脏,还伤心、伤胃、伤脑等,从而导致各种疾病。所以,一定要把戒怒放在首位。

惊蛰养生之精神调摄

怎样才能戒怒呢?一是意识控制法,即当你怒从心头起,将要和人吵架的时候,就要赶快提醒自己,吵架只会给双方带来更多的烦恼,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这样,用理智的力量来控制自己的怒气。二是运用疏泄法,即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正当的途径和渠道宣达、发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三是采用转移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人的思想焦点,或改变其周围环境,使其与不良刺激因素脱离接触,从而从情感纠葛中解脱出来,或转移到另外事物上去。


激发活力赶跑“春困

轻拂,气温回升,到处欣欣向荣,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但是,这时人们却感到困乏没劲,提不起精神。这就叫作“春困”。 

“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困”不是病,它是人体生理机能随着自然气候变化而发生的一种现象。在冬天,由于人体的皮肤血管受到寒冷刺激,血流量减少,而大脑和内脏的血流量增加;进入温暖的春天以后,皮肤毛孔就会得到舒展,血液供应增多,而供应大脑的氧气相应减少,从而抑制了中枢神经系统。于是出现了无精打采,昏沉欲睡,懒洋洋,软绵绵的表现,也就是“春困”现象。

不少人的“春困”也是由于睡眠的时间不够造成的。按正常标准来说,成年人需要的睡眠时间大约为6~8个小时。少于6个小时,人就没什么精神。但是睡得太多如同吃得太饱一样,也有害健康, 睡眠多于8个小时的时候人更容易感到精神疲劳

要克服“春困”,最好的办法就是顺从人体的自然变化规律,遵守春季养生原则。做到起居劳作,精神调摄,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萌生的特点,使精神、情志、气血亦如春天的自然阳气,舒展畅达,生机勃发。

要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最好的入睡时间是晚上10点半或11点以前,因为12点是睡眠的高峰,在这段时间里睡眠质量比较高,如果错过了,就可能出现入睡难、睡眠质量差等种种问题。而且白天的精力很差,不能振作。

老人应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午睡,以便缓解“春困”带来的疲劳感。在保证睡眠时间的同时,还要注意居室空气的新鲜流通。室内空气不流通,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增多,会助长“春困”的发生,使人感到头晕,不舒服,困乏烦闷。所以,勤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克服“春困”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老人要“随遇而安”

春天气候多变,会使人的情绪波动较快。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加突出。人进入老年,对社会、家庭以及他人承担的义务减轻,人际关系收缩。再加上神经系统功能的衰退,对外界因素的应急能力大大降低,容易导致心理严重失衡,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可成为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等身心疾病的诱发因素。所以,老人对于生活中的变迁重要的在于学会适应,随遇而安,避免心理危机。

首先,要安于社会地位上的变化。老人应当客观地、正确地评价自己所走过的道路,要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心态坦然地接受和适应角色、地位的转换,保持豁达乐观心境。其次,要安于人际关系上的变化。对于人际关系上的变化,老人应多方面地理解,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认识到这些事不可能都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最后,老人应当积极对待生理上的变化,认识到生老病死虽然是人生的必然规律,但延缓衰老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要乐观地争取健康的体态,勇于接受生命历程中的一切挑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穴位大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xueweidaquan.com/312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