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人体犯病的原因有三,“内因” ,“外因”,“不内外因”并认为疾病是人体受外界邪气侵扰所致,这种外邪可分为“热、燥、火、暑、寒、湿、风”七项,是变动项,受外界天气因素影响,人体感受热邪,使得自身阳亢阴虚,疾病随即到来。
“体内藏热”有什么表现?
热可分为实热与虚热,喜冷饮,烦渴,潮热盗汗,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这些都为实证;虚证常因房事多或久病未愈,造成人体阴气损耗严重,阴虚火盛,生出虚热,常见人体消瘦羸弱。
解热的穴位有哪些?
解溪穴
属于足胃经经脉的穴道,在足背踝关节横纹的中点,两筋之间的凹陷处。
人体藏热,症状表现于目,可见眼睛发红、干燥无泪、痒感严重。按摩该穴可消炎止痛,通络祛火,对头痛眩晕、眼部疾病有良好调理作用。
中冲穴
属手心包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该穴善于清心泄热,长期按摩可防治一切热病,驱走烦躁心情,活血通络以缓解面红目赤、舌红耳鸣;还能使得心神安静,促进睡眠。
太冲穴
属足肝经经脉的穴道,在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用手指沿拇趾和次趾的夹缝向上移压,到能够感觉到动脉的位置即该穴。
凡失眠者,多有情志紊乱,烦躁不安等情况,这是人体肝火旺盛导致;肝主情志疏泄,肝受热邪侵扰,其必气滞郁闷,扰乱心神。此时可按摩太冲,它是肝经原穴,掌控肝火疏泄。
行间穴
位于足背部,在第一、二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
上火分为“心火”与“肝火”。太冲解肝火,行间强降心火。人体因外感热邪出现鼻出血、口腔溃疡、牙痛等情况,暗示肝火已经进入心经,需要采取“强降”措施。
前谷穴
我们小指和手掌相接的关节,靠向小指一面,就是前谷穴。
前谷穴是小肠经的荥穴。它的五行属性上有着水的特点。所以,前谷穴有着润泽身体的作用,同时它还能降火气。
人生不易,愿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