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穴位大全公众号 足太阳膀胱经之承山穴:有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消痔的功效

足太阳膀胱经之承山穴:有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消痔的功效

十二经脉之足太阳膀胱经 🔹 经脉循行 足太阳膀胱经部分:起自目内眦睛明穴,循行攒竹穴、曲差、五处穴,上额交颠,入承光穴,循行通天穴,至此有别支交足少阳胆经。 其支者…

十二经脉之足太阳膀胱经

🔹 经脉循行

足太阳膀胱经部分:起自目内眦睛明穴,循行攒竹穴、曲差五处穴,上额交颠,入承光穴,循行通天穴,至此有别支交足少阳胆经

其支者从颠至耳上角交于足少阳胆经。

其支者从通天穴入络于大杼穴,从大杼穴循行肩髆内门穴,再循行肺俞穴,挟脊抵腰中厥阴俞穴,再循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入循膂络肾。从肾俞穴循行气海俞,从腰中下挟脊大肠俞,再循关元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等穴,别行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等穴。

其支者从又复上肩膊内,从附分穴循行贯胛魄户穴,再循行挟脊内膏肓神堂、噫嘻、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等穴,过髀枢秩边穴,再循髀外从后廉承扶殷门浮郄委阳穴,下合腘中委中穴。从委中穴循行合阳穴,下贯臑内承筋穴,再循行承山穴、飞阳、附阳等穴。从附阳循行出外踝之后昆仑穴(经穴),再循行仆参申脉金门等穴。再行本经之京骨穴,循行束骨、通谷穴至小指外侧之至阴穴。

足太阳膀胱经行入跖骨末端之至阴穴后,即交于足少阴肾经

《中医大辞典》:足太阳膀胱经自内眼角(睛明)起始,上向额部(神庭),在头顶与督脉相会(百会)。它的分支,从头顶到耳上角。它直行的主干,从头顶入颅,联系脑,回出来从后项部左右分开向下,一支沿着肩胛内侧,脊柱两旁,到达腰部,由此深入,沿脊柱两侧的肌肉,联络肾脏,属于膀胱。它在腰部的分支,从腰部夹脊继续下行,通过臀部,进入膝腘窝中(委中)。它的另一条支脉,从后项向下,自肩胛内缘,直至肩胛下面,夹着脊柱向下,经过髋关节,沿着大腿后面下行,在腘窝中与前支经脉会合。由此合而下行,通过腓肠肌内,出外踝后方,沿第五跖骨粗隆(京骨)到足小趾外侧末端(至阴)。脉气由此与足少阴肾经相接。

足太阳膀胱经之承山穴:有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消痔的功效
足太阳膀胱经之承山穴:有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消痔的功效
足太阳膀胱经之承山穴:有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消痔的功效

🔹 主治概要

足太阳膀胱经主治疾病:癫痫、头痛、项僵、腰背疼痛、眼病、股关节屈曲不利、弯膝时腿肚疼痛、痔疮、疟疾、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目黄、鼻中流涕或血等疾病。

足太阳膀胱经本经腧穴

🔹 承山穴

【出处】《灵枢·卫气》: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

【定位】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约在委中穴与昆仑穴连线之中点。

足太阳膀胱经之承山穴:有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消痔的功效

【主治】

  1. 腰腿拘急、疼痛;

  2. 痔疾、便秘

【应用】

承山穴具有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消痔的功效。承山穴主治腰腿及肛门等疾患:如腰脊痛、膝下肿、脚跟急痛、脚弱无力、下肢不遂、腹痛、腹胀、大便难、泄泻、脱肛、痔疾、便血等,现代多用承山穴治疗腓肠肌痉挛、坐骨神经痛急性胃肠炎、下肢瘫痪、小腿痛、痔疮、腰肌劳损等。

承山穴配环跳阳陵泉,有舒筋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腓肠肌痉挛,下肢痿痹。

承山穴配大肠俞、秩边,有理气清热,通调肠腑的作用,主治便秘。

承山穴配长强二白足三里,治直肠脱垂。

承山穴配大肠俞、太溪支沟,治大便难。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摩承山,力度由轻到重,然后用手掌在穴位四周搓擦,令皮肤感到发热,以此方法可治疗小腿抽筋。

艾灸方法: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文献】

针灸大成》:主大便不通、转筋、痔肿、战栗不能立、脚气膝肿、胫酸脚跟痛、筋急痛、霍乱、急食不通、伤寒水结。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霍乱转筋、大便难。

《太平圣惠方》:腰膝重、起坐难、筋挛急、不可屈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穴位大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xueweidaquan.com/2462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