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冬至。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之长至,故曰“冬至” 。
冬至节气到来,预示进入最寒冷的时候,而此时开始也是阳气初生之时,护好阳气,人体阳气充足,才能祛病延年。
民谚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易经》中就有冬至养生的说法,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
冬藏要藏阳气!冬天阳气藏得好,春阳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节,要学会“躲”才能保护好体内微弱的阳气。
躲寒冷
冬至时节人体的阳气太弱,所以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这时要躲着寒凉,外出时一定要戴围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才能不感冒生病。
躲是非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搓后腰,养阳气
腰眼为经外奇穴,位于人体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处。
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闾,不仅可以疏通经脉、强壮腰骨,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且男女都适用。
方法:双手搓热后,紧按于腰眼处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闾部,每日反复50-100遍。
冬季养生饮食不宜过咸,过咸会伤肾,损伤阳气。此外,饮食上还要注意不可过食辛辣刺激之物。
冬季进补可食用羊肉、牛肉等温热的食物防“三九寒冷”。但不可过食,过食易上火。
此外,冬至时节,天气寒冷干燥,导致鼻咽干燥、皮肤缺水,易上火,别忘补充津液,可食用荸荠、藕、萝卜、白菜、猕猴桃、柚子、桔子等滋阴去燥的食物。
冬至是阴阳二气自然转化的时候,在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肚脐(神阙穴)最能激发身体阳气!
方法: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功效:调整阴阳平衡,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益寿延年。
胃寒吃梨有偏方:
冰糖梨:把梨中间清干净,里边搁三到五块冰糖,放到蒸锅上蒸开,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花椒梨:把梨中间切开,买些花椒粒洒在梨上,放到蒸锅上,水开了以后再蒸十分钟,这时把花椒去掉,吃花椒梨。连吃一周左右,你的咳嗽会痊愈。
羊肉偏热性,冬天吃可以补肾、强身、御寒。
百菜不如白菜。不要小看白菜,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纤维。
在冬季,不要光吃精米精面,一定多吃粗面,推荐多吃红薯。
冬天是早睡晚起。越是中老年朋友越要保证七到八小时睡眠。
冬天活动一定要在阳光充分的时候,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之间最合适。
冬天的阳光有杀毒、补钙、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室内要保持适宜温度,18~23度之间比较合适。冬天千万不能太热了,本来就干燥,越热湿气越蒸发,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相差很大,也容易感冒。
温度下降,中老年朋友容易出现痉挛、心梗。所以天寒地冻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一定要注意。
暖:不能吃凉的。
软:不能吃硬的。
素:尽量吃素的。
淡:尽量清淡些。
鲜:新鲜的食材。
食材:羊肉、猪肉、萝卜、葱末、姜末、盐。
方法:
1. 羊肉搅成泥,萝卜插丝剁馅,加上葱末、姜末、盐即成馅。
2. 包在擀好的皮里下锅煮熟即可。
养生功效:营养价值全面,对所有虚寒病症均大有裨益。
食材:鱼肉片、山药、青萝卜。
方法:
1. 山药压成细末,鱼肉片放入碗中加适量淀粉、精盐,打入1-2个鸡蛋,拌匀后腌20分钟,投入热油中炸熟。
2. 加入山药末、炸熟的鱼片、青萝卜丝、精盐,用小火炖20分钟,加胡椒粉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
方法:
1. 羊肉块先热水煮去血水,捞出洗净。
2. 加水、放羊肉块、生姜片、党参段、红枣、枸杞、盐、白糖、胡椒粉、料酒,蒸2小时即可。
功效:健脾补气。大补元气,可补脾益肺、宁神益智、生津止渴。
原料:鸡肉、水发香菇、木耳、腐竹、去壳板栗。
方法:
1. 锅内放油烧至7成热时下姜、八角、花椒、蒜瓣爆香。
2. 将鸡肉翻炒上色,加入香菇、木耳、腐竹、月桂叶、蚝油翻炒。
3. 加入适量的水,盖上锅盖,改中火焖煮15分钟,汤汁基本收干即可起锅。
功效:补气血、提高免疫力。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更多: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穴位大全 ):冬至养生:一躲,二补,三忌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