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髎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出自《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穴。主要治疗项强痛,缺盆中痛,肩臂痛,胸中烦满,热病无汗,发热恶寒等。
【天髎穴名解】
出处:《针灸甲乙经》“天谬,在肩缺盆中毖骨之间陷者中,手少阳阳维之会,刺人八分,灸三壮”。
1、天髎。天,指穴内物质所在为天部。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吸热上行的水气在此散热冷降。本穴物质为肩髎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散热而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冷降的雨滴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
2、手少阳阳维之会。本穴因其位处肩胛,穴内气血所在的层次为天部,但其气血的变化为收引冷降,气血冷降后天部层次就为空虚之状,阳维脉的气血则随之汇入本穴,故本穴为手少阳阳维之会。
【天髎穴的功能特性】
穴义:三焦经吸热上行的水气在此散热冷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维脉传入的阳气及冷降后的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阳气由穴外汇入穴内后散热冷降为地部经水。
功能作用:收引天部湿浊。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天髎穴位位置图】
天髎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图,天髎穴位于人体肩胛部,肩井穴与曲垣穴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按摩天髎穴位的作用】
缓解治疗肩臂疼痛、颈项强痛、肩关节周围炎、胸部烦满等
【按摩天髎穴的功效】
收引天部湿浊。
【天髎穴的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人体的肩胛部,肩井穴与曲垣穴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天髎穴位配伍】
天髎穴配天宗穴、清冷渊穴、秉风穴、臑会穴治颈肩综合征、上肢不遂。
【针刺天髎穴的方法】
天髎穴直刺0.5-1寸。
【艾灸天髎穴的方法】
天髎穴艾条灸5-10分钟,天髎穴艾炷灸3-5壮。
【天髎穴的穴位解剖】
本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冈上肌。皮肤由颈丛锁骨上神经的外侧支分布,皮肤较厚,与致密的皮下筋膜紧密相连。分布于冈上、下肌的血管神经束包括肩胛上血管和肩胛上神经。血管经肩胛横韧带的上方,神经穿过韧带和肩胛切迹围成的孔,然后进入冈上窝,再绕肩胛颈,进入冈下窝。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斜方肌筋膜,入斜方肌,在冈上肌表面血管神经束内侧,入肩胛上神经支配的冈上肌。勿深刺。
【天髎穴的主治病症】
颈项强痛,缺盆中痛,肩臂痛,胸中烦满,热病无汗,发热恶寒等。 伤科疾病:颈椎病,落枕,冈上肌腱炎,肩背部疼痛。
【天髎穴的现代研究】
常用于治疗冈上肌腱炎,颈项、肩胛部疼痛,热病,落枕,颈椎病等。
【天髎穴的临床应用】
颈椎病
配穴:外邪内侵者,配风府、合谷、列缺;气滞血瘀者,配内关、膈俞;肝肾不足者,配肝俞、肾俞、气海。
方义:天柱可疏通太阳经气,配以局部颈夹脊、风池、阿是穴,使局部经气调畅,气血通利;远取风池、外关,以疏导阳明、少阳经气,诸穴合用共奏通经止痛之功。
臂丛神经痛
配穴:外邪侵袭者,配合谷、风池;瘀血阻滞者,配膈俞;手太阴经证者,加尺泽;手少阴经证者,加通里;手厥阴经证者,加内关;手太阳经证者,加后溪。